Java 基础(二)
🍵 Java是当今世界最重要、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语言之一,全球每天有超百万的开发者在用Java进行开发。
1 包装类
- 包装类
- Java为每种基本数据类型分别设计了对应的包装类,也称之为外覆类,或是数据类型类。
- 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包装类的过程称为装箱,包装类变为基本数据类型的过程称为拆箱。
1 |
|
1-1 Byte
1 |
|
1-2 Float
1 |
|
1-3 Object
1 |
|
(1) 接收接口
1 |
|
(2) 接收数组
1 |
|
1-4 Double
1 |
|
1-5 System
1 |
|
1-6 Integer
1 |
|
1-7 Number
1 |
|
1-8 Boolean
1 |
|
1-9 Character
1 |
|
2 数组处理
1 |
|
2-1 工具类
1 |
|
2-2 数组操作
1 |
|
2-3 复制数组
1 |
|
2-4 数组排序
1 |
|
(1) 冒泡排序
1 |
|
(2) 快速排序
1 |
|
(3) 选择排序
1 |
|
(4) 插入排序
1 |
|
2-5 最大值最小值
1 |
|
2-6 商品信息统计
1 |
|
3 简易库存
1 |
|
4 类和对象
- 类和对象
- 面向对象,简称OO:面向对象分析OOA、面向对象设计OOD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。
- 三大核心特性
- 继承:子类拥有父类的全部特征和行为,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,Java只支持单继承。
- 封装:目的在于保护信息,Java的基本封装单位是类,提供了私有和公有的访问模式。
- 多态:一个接口多个方法,父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被子类继承后,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表现方式。
- 类是对象的抽象,对象是类的具体。对象拥有的特征在类中称为类的属性,执行的操作称为类的方法。
1 |
|
4-1 this关键字
1 |
|
4-2 对象的创建
1 |
|
(1) 匿名对象
1 |
|
(2) 访问对象
1 |
|
(3) 销毁对象
1 |
|
(4) 用户类操作
1 |
|
4-3 类方法注释
- 类方法注释
- 多行注释的内容不能用于生成一个开发者文档,但文档注释可以。
- 文档注释提供了类、方法和变量的解释,也可以称之为帮助文档。
(1) 类注释
1 |
|
(2) 方法注释
1 |
|
(3) 字段注释
1 |
|
4-4 访问控制符
- 访问控制符
- 信息隐藏是OOP最重要的功能之一,也是使用访问修饰符的原因。
- 访问控制符是一组限定类、属性或方法是否可被程序里的其他部分访问和调用的修饰符。
- 类的访问控制符只能是空或者public,而方法和属性的访问控制符有四个。
- 分别是public、private、protected、friendly(未定义专门的访问控制符)。
- public
- 一个类被声明为public时就具有了被其他包中类访问的可能性,可使用import引用。
- 每个Java程序的主类必须是public类,被设定为主类的方法是该类对外的接口部分。
- private
- 修饰的类成员只能被该类自身的方法访问和修改,不能被其他类,包括子类访问和引用。
- private具最高保护级别,例如:PhoneCard电话卡类设有密码,密码域声明为私有成员。
- friendly
- 如果一个类没有访问控制符,那么说明这个类具有默认的访问控制特性。
- 规定该类只能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和引用,不能被其他包中的类使用。
- 即使其他包中有该类的子类,这种访问特性又称为包访问性(package private)。
- protected
- 类成员可被三种类访问:该类自身、与其在同个包中的其他类、其他包中的该类子类。
- 作用:允许其他包中该类子类访问父类的特定属性和方法,否则可用默认访问控制符。
1 |
|
4-5 static关键字
- static关键字
- 在类中,使用static修饰符修饰的属性(即成员变量)称之为静态变量,也可以叫类变量。
- 常量称为静态常量,方法称为静态方法或类方法,它们都统称为静态成员,全归整个类所有。
- static修饰的方法或变量不需要依赖对象进行访问,只要类被加载,虚拟机就能根据类名找到。
- 修饰的成员变量和方法从属于类,普通变量和方法从属于对象,静态方法不能调用非静态成员。
(1) 静态变量
1 |
|
(2) 静态方法
1 |
|
(3) 静态代码块
1 |
|
(4) 静态导入法
1 |
|
5 final修饰符
- final修饰符
- final表示对象是最终形态,不可改变的。
- 应用于类、方法和变量时意义不同,本质一样,都表示不可改变。
- 用在变量前面,表示变量的值不可以改变,此时该变量称为常量。
- 用在方法前面,表示方法不可以被重写。
- 用在类的前面,表示该类不能有子类,即该类不可以被继承。
5-1 修饰变量
1 |
|
5-2 不同变量
1 |
|
5-3 修饰方法
1 |
|
5-4 final修饰类
1 |
|
6 main()方法
1 |
|
6-1 接收参数
1 |
|
6-2 可变参数
1 |
|
6-3 构造方法
1 |
|
6-4 查询信息
1 |
|
6-5 析构方法
1 |
|
6-6 package包
- package包
- 包允许将类组合成较小的单元,基本上隐藏了类,并避免了名称冲突。
- 作用:区分相同名称的类,能够较好地管理大量的类,控制访问范围。
- 包定义:package语句放在源文件首行,每个源文件只能有一个包定义语句。
- 包导入:如果使用不同包中的其他类,需要使用到这个类的全名(包名+类名)。
- 系统包:java.lang、java.io、java.util、java.awt、java.net、java.sql、java.rmi等。
(1) 自定义包
1 |
|
(2) Test.java
1 |
|
(3) Student.java
1 |
|
(4) VSCode报错
1 |
|
6-7 递归算法
1 |
|
Java 基础(二)
https://stitch-top.github.io/2025/06/13/java/java02-java-ji-chu-er/